春游,即春天到郊野游覽,春游在古代也被稱之為「踩青」「采青」等。春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萬物蘇醒,桃紅柳綠,春花爛漫,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們紛紛結伴出外游春。
有文字記載的春游情景,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詩經·溱洧》就描繪了少男少女在良辰美景中結伴游春的美麗圖景:「溱與洧,方渙渙兮。
在古代,與踏青春游緊密相連的季節為三月三日上巳節,這一天人們外出在東流水之上洗潔,可以洗去臟垢,后成為一種民俗節令。而最有名的莫過于東晉王羲之《蘭亭序》記載的春游踏青盛況了。
公元535年上巳節,以王羲之為首的41名文人雅士在紹興城外的蘭渚山舉行「蘭亭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