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年冬,杜甫由華州回洛陽。次年春,在洛陽東的陸渾莊故居小住,又返華州司功參軍任所。
不久后,杜甫棄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輾轉四千里,再未能回到洛陽。
此時距安史之亂爆發已有五六個年頭。其間戰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唐軍不斷取得勝利,但是叛亂尚未完全平定。
杜甫在成都聽到前線傳來勝利的消息,撫今追昔,有感于離鄉背井、骨肉分散,寫下這首詩。
《恨別》
杜甫〔唐代〕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這首詩的大意是:
我離開洛陽之后便四處漂泊,遠離它已有四千里之遙,安史之亂叛軍長驅直入中原也已經有五六年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