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9歲日本「社畜」買畫變「億萬富豪」:30年收400件藝術品,翻了幾百倍卻從不賣…
2024/04/24

除了畫作,宮津大輔也收藏錄像、裝置、器皿等形式的當代藝術作品,比如日本本土藝術家高木正勝、高嶺格、中田榮至↓

△ 花器 by 中田榮至

他還關注了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新生代藝術家,像中國大陸的楊福東、曹斐,台灣的余政達、吳長蓉,韓國的鄭然斗...

他還是最早購買蔡國強作品的收藏家之一,曾借出藏品給古根海姆美術館(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舉辦「蔡國強回顧展」。

△《陷阱:為20世紀作的計劃》by 蔡國強

「窮人」如何另辟蹊徑?

從廣告職員到軟銀HR、通訊科技公司產品經理,再到藝術教授、作家、策展人,多年來宮津大輔一直努力「搞錢」。

除了必要的基本生活費,幾乎把所有錢都花在購買藝術品上。雖然家里收藏價值過億,但因為從不出售藏品,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

風光背后故事多,為收藏甘愿「吃土」

作為一名「窮人」,宮津大輔的收藏之路,最開始并不順暢。

為了買下這幅比他年收入還貴的草間彌生《無盡的網》,他先是取出定期存款、賣掉股票,說服畫廊主人大田秀則同意分期付款;然后白天上班、晚上兼職賺外快,但錢還是不夠。

心急之下,他只好向家人開口借錢,結果被批「敗家」、「亂花錢」。本以為要走投無路,結果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家人,竟然主動幫忙籌款,原因是他睡覺時候不小心翻到雜志有高利貸廣告的那頁(消費需理性,危險行為切勿嘗試),妻子嚇壞了以為他要鋌而走險,連忙湊錢幫他付清了余款~

△ 宮津大輔和妻子志津

為了喜歡的作品,宮津大輔還嘗試自我突破。他非常想得到墨西哥藝術家和刺青大師Dr. Lakra的作品,但實在太昂貴了。

有幸見面的時候,Dr. Lakra問他有沒有勇氣接受在自己身上免費刺青,向來保守的宮津大輔最后還是同意了,于是收獲了人生第一個刺青圖案,以另一種形式獲得了心儀的作品。

宮津大輔有句名言:「不要和藝術家談錢,要和藝術家做朋友」。很多藝術家都在他家吃住過,比如現在被世界各地國際展覽爭相邀請的新銳藝術家島袋道浩,他和宮津初識時一窮二白,連到東京的車費、住宿費都沒有。

宮津邀請他來家里過夜、隔天還幫付了車費,島袋則送了宮津一件素描作品。

△ 島袋道浩

專注當代藝術,遇到心儀作品下手要早

宮津大輔走上收藏之路,離不開美國紐約收藏家Herbert和Dorothy Vogel夫婦的影響。這對更加傳奇的公務員夫妻一生收藏了5000多件藝術品,晚年還捐贈出去了。

被認為是他倆亞洲版本的宮津大輔,從前輩那照搬了不少經驗,比如多年來始終堅持一個收藏原則——只關注與自己同時代的年輕藝術家。

理由很簡單,那些古董和已有聲望地位的藝術家的作品,并不是「窮人」能夠涉獵的。更重要的是,他永遠都沒辦法跟已過世的畢加索、塞尚聊藝術,卻有機會和同時代的草間彌生、奈良美智、蔡國強交流,這是理解他們作品的最佳捷徑。

因為喜歡藝術,宮津大輔結交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朋友,他認為與藝術家溝通比收藏作品更重要。

△ 宮津大輔和楊福東

為了能和國外的藝術家和畫廊交流,他各種苦學英文:每天晚上無論多晚回家,哪怕應酬喝酒,到家都會一邊與睡魔作斗爭,一邊用英文回復當天所有來信;沒錢上英語課,他就利用上下班坐電車間隙,在手機上自學,也是相當拼了~

△ 宮津大輔和前衛藝術家Djordje Ozbolt

他認為,在收藏藝術品時,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如果一件作品不能讓自己興奮,再「劃算」也不會買。而工薪族由于財力欠缺,更需要不斷開拓藝術眼界和深耕知識儲備,大量閱讀、交流,多逛美術館和看展都是比較好的捷徑。

最好提前就規劃好收入,從未成名的年輕藝術家開始收藏,價格相對便宜;收藏的作品一定要有獨創性,尤其那些具有時代性和社會性的作品,是理解這個世界的捷徑;同一位藝術家,比起繪畫作品,相對冷門的新媒體作品和裝置作品,價格更加nice~

△ 同步性 - 宮津大輔收藏 x 笠間日堂美術館

近年他在新加坡看展時相中了新加坡視訊藝術家趙仁輝的作品,買下后價格上漲飛快。所以任何時候都有機會,但前提是必須盡早購買。

據宮津大輔透露,Hilmi Johandi、Charles Lim、Ho Tzu Nyen、Yu Cheng-Ta、Poklong Anading、Oliver Beer這幾位藝術家,都是他現在比較關注的。

△ 趙仁輝,1983年出生于新加坡

對于不易收藏的行為藝術,他主要通過購買版權和展示權的方式進行收藏,必要時還會請藝術家再次表演或者將作品進行復制和復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