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江西村民把古墓改成豬圈,挖古磚蓋10棟房,挖出最大的漢墓群
2024/04/20

在江西鄱陽縣蓮山鄉的周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土包,當地人稱之為「墩」。

這些土墩一片連著一片,上面長滿了綠植雜草,這種土坡在農村很常見,一開始誰也沒把它當回事兒,畢竟誰閑著沒事干會研究這些土墩里面到底有啥東西。

直到1991年,村里興修水利,需要用到很多土,村民們就想到了那些成片成片的土墩墩,就跑去那里取土。

結果挖著挖著,挖出來不得了的東西了。

不起眼的土墩

村民們居然從土墩里面挖出了大量的古物,有古磚、青銅、瓷器,還有古銅錢。

挖出來這些東西,放到旁人身上,估計就要立時驚呼一聲:天啊,是古墓!

但蓮山鄉的村民們倒真耿直,對著挖出來的這些古物,大伙兒屬實詫異了會兒,但也沒放在心上,覺得還是趕緊取土要緊。

眾人先把古物丟一邊兒,又開始吭哧吭哧取土。

取完土,有人注意到挖出來的這些古磚,似乎質量不錯,長差不多有34.5厘米,寬約15厘米,厚度約6厘米,比他們自己家里用的磚頭都大。

而且不光個頭大,樣式也很精美,六個面上都印了精致繁復的蓮花瓣銅錢紋,或是獸臉臉譜,在地下埋了這麼久,絲毫沒有被損壞的痕跡。

村民就把這些磚頭分了分,各自拿了一些,歡歡喜喜回家蓋房去了。

因為磚頭質量實在太好了,甚至有的村民整棟房子都是這種古磚砌成的。

那些土墩,村民們扒拉扒拉,先是改造成了地窖,用來囤紅薯,后又改造成了豬圈。

還有村民瞧上了土墩底下的那些土,他們特別喜歡這種紅土,可以挖去做煤,于是就開始慢慢往土墩更深處挖。

如果說先前挖出來的那堆磚頭銅錢,沒讓大伙意識到這些土墩的來頭,那麼接下來挖出的東西,是徹底令所有人開了眼。

他們又挖出了一件形狀怪異的青銅器,眾人咂摸半晌,誰都說不上來這玩意兒到底是干啥用的。

一個村民喊了句:「好像那個抽水機啊。」

下面三個腳,上面是個圓桶,左右還有倆手把,還真挺像。

也有人覺得,這東西應該是做飯用的。

後來經過鑒定,大家才得知,這個綠油油大家伙的名字叫做「青銅甗」,高75厘米,重約14.5公斤,青銅甗上面的紋路依舊清晰可見。

到了這時,遲鈍的村民們才反應過來——好家伙,這土墩來頭不小啊!

猜測這些土墩極可能是古墓,大家都不敢繼續往下挖了,嚷嚷著趕緊保護起來,找專家來看一看。

江西省的文物部門得知消息后,很快派了一支考古隊趕到現場展開考察。

專家鑒定了那些挖出來的古物,又跑到當地村民家中去研究他們蓋房用的古磚,考察結果讓所有人都驚掉下巴,誰也沒想到這些連片的不起眼的土墩,居然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

這些古磚完全符合漢代磚的特征:大且擁有金錢紋、網葉紋等紋路。

也就是說,這些土墩極有可能是漢墓。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漢墓居然足足有119座之多,從這頭到那頭,連著的全是,這還是江西史上第一次發掘出這麼多的古墓,堪稱墓葬群。

其中最大的一座墓高達18米,底座周長100多米。

再結合那個青銅甗,專家當下判斷,這東西堪稱「江南第一寶物」。

還有專家認為,說江南第一寶物都算低估了它的價值,它的價值僅次于國寶,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江南第一和僅次于國寶,可能有些夸張了,但這個青銅甗,絕對有著很高的考古價值。

更驚人的發現還在后面。

專家在一張通過衛星拍攝的照片上發現,鄱陽縣蓮山鄉這一帶的土墩,也就是墓葬,連綿成片,足有五六公里。

而從空中俯瞰墓葬的排列形狀,怎麼看都像是一條龍。

專家驚訝得不行,立刻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

這些墓葬群雖然有幾座被村民們取磚取土損壞了些許,但大多都還保存完好。

考古隊隨即對墓葬群一一編號,豎上了保護樁,把墓葬嚴密保護起來。

2000年,又將此地申請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村民也自發性地組成一支文物保護小隊,日夜看護起了墓葬。

這種規格的漢代墓葬,在江西乃至全國都是極為罕見的,對研究漢朝文化和殯葬習俗都有很大的幫助,待一切保護工作完成,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浮上人們心頭。

這個龐大墓葬群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英布墓的傳說

考古隊在墓葬群的周邊走訪打聽,尤其問一些老輩的村民,想問問他們有沒有聽說過這些古墓的來歷。

在這些墓葬的旁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叫英家村。

在英家村有一個傳說,說是從村里的祖先,到后代的子子孫孫,他們將世世代代守護這些墓葬群。

據說他們已經守護了兩千多年,以后也將永遠守護下去,儼然像是一種使命一樣。

放在今天,頗有點《盜墓筆記》里,張家世代守護青銅門那個感覺了。

專家一聽這個故事,心想既然守護這麼久,肯定得知道守護的是誰吧,于是就趕緊問。

還真給問出來一些線索,英家村的村民告訴專家,他們守護的是一名叫做英布的大英雄,和他手下一百多位將士的英靈。

也正是他們長眠于這片墓葬群中。

英家村的村民告訴專家,他們就是英布的后人,到現在已經是第134代了,他們還有族譜為證。

英布何許人也,據宋朝《英氏宗譜》記載,英布是安徽六安人,系皋掏第五十九代世孫。

英布自小家境貧寒,七歲那年,一位算命先生在看過英布面相手相后,留下一句「此子日后,貴不可言」的預言。

英布少年時橫沖直撞,因觸犯秦朝律法,被施以黥刑。

村民講起英布的故事,那是神采飛揚,據傳英布受刑時,不僅面無懼色,甚至眼含期待,令父母憂心不已。

而英布還記得兒時那位算命先生的預言,說是要受刑之后才能稱王,而今他將被施刑,預言果然應驗。

英布認為自己受刑后,日后的命格必將如騰龍一般貴不可言。

被在臉上刻字后,英布被流放到驪山為秦始皇修建陵墓。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