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吴岱融突然回到新加坡买HDB,对港媒炫耀:只花了70万新币~
2022/06/01

别忘了这个价格还没有包含各种政府补贴。

新加坡政府帮你算了一笔账,只要整个家庭月收入3000新元以上(在新加坡属较低了),就能负担一套三房式的新组屋。

24万新币的房子

用公积金或现金首付3万6千

政府再补贴6万5千

最后贷款13万9千

每月只要偿还631新币(25年),而这个数刚好能用每月存入的公积金偿还。

上述例子整个家庭收入3000新是远低于新加坡平均水平的,但依然可以轻松买房。

2021年新加坡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是3800新币,新加坡理工学院毕业生中位数薪水,也有2500新币。

这似乎很好地解释了新加坡为什么人人有房!

另外这个例子相当于每月在住房上不用掏任何现金。

2020年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组屋屋主当中近一半约46%人选择从HDB贷款,并全部以公积金存款还每月房贷,

也就是新加坡有20多万家庭,每月还房贷不需要出一分钱现金,只要从公积金CPF里面扣就好。

【3】

设施不错

新加坡这些年建的组屋越来越漂亮,早已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长走廊、宿舍格局、举旗杆晾衣”(那是70、80年代建的组屋)。

*新加坡组屋在不断“进化”

事实上从90年代开始,格局和设计已经变了,不再建长走廊的组屋。

现在的组屋,一般都是都是:户型方正、落地窗或大窗、有生活阳台;

*典型的四房式组屋格局

小区则是配备停车场、花园和儿童游乐设施。

(新组屋示意图)

最近的新组屋效果示意图,外观很多与商业公寓无异。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政府组屋的地位不可撼动

新加坡人今天享受的是50多年前定下的政策。

几乎可以说新加坡建国历史有多长,组屋的历史就有多长,“安居先乐业”这件事建国总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预见到了。

1960年代,刚建国的新加坡在城市面貌上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无异,

住房紧缺、环境污染、贫民窟成群,还时不时有骚乱。

李光耀发现发生骚乱的时候,人们会把自行车等私有物品搬进家里藏好,他意识到“有恒产者有恒心”。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就此成立,为工人提供廉价住房,也为移民安家。

(图源:新加坡档案馆)

建国后不久,新加坡政府就开始盖组屋,用购入的方式拥有全国80%的土地,开始搞100年的规划。

便宜买,便宜卖,按政府规划开发之前的土地的价格来购买这就节省了开支。

仅仅50多年,高效廉洁的新加坡政府坐言起行,足足盖了超过100万套组屋。

无论领导层如何变换,公众住房政策在新加坡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1964 年,时任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先生首次提出“居者有其屋”计划;

而后在1995 年,第二任总理吴作栋也曾明确指出“我们政府的政策就是要让每一个新加坡人都能在自己的国家拥有他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执政时期,新加坡的组屋有了更好的设计,和出台一系列保证组屋满足刚需,而不被拿来“炒”的规则。

到了第四代领导班子,“下届总理接班人”黄循财自己就是在组屋里长大的孩子。

从出生起, 他们一家就居住在位于马林百列的一个HDB,一直到20多岁。

黄循财曾经历任时间较长的一个部门是国家发展部 -  直接管理新加坡建屋局(HDB)。

他也认同:“人们来到新加坡,最好的切身利益莫过于在这里拥有一套政府组屋或一套私人住房。”

攻略:

在新加坡如何买组屋?

现在问题来了,在新加坡怎么买组屋呢,作为公共住房,HDB必须保证申请人是刚需,购买组屋受国籍,年龄,家庭情况,种族融合政策(EIP),还有SPR配额等限制。

简单来说,公民家庭可以买新组屋,PR可以买转售(二手)组屋,外国人不可以买,

为了买组屋也是许多人想申请PR和公民的原因。

申请组屋一般需要以家庭为单位,单身者需年满35周岁才能申请。

各种限制和规定让人眼花缭乱,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买?

谁可以买组屋?

 BTO期房:

1、公民+公民

2、公民+PR

3、公民+外国人*符合相应条件

转售组屋:

1、公民+公民

2、公民+PR

3、公民+外国人*符合相应条件

4、新PR夫妻均满3年

(以上均需符合联名购屋关系)

来源:新加坡建屋局

年龄限制:年满21岁或者以上

薪水限制:新加坡公民购买新组屋

也有相应的月薪限制

月薪需要低于14000新币

家庭结构限制:

购买组屋通常来说需联名

比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了增进家人的感情

(还有拯救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