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掠過山谷時,松濤聲如同遠古傳來的編鐘,將東漢詩人劉楨筆下的詩句重新叩響在千年后的時空里。
當我們駐足凝視這株挺立于文字之巔的蒼松,會發現它不僅是一首詠物詩,更是一盞穿透時空的明燈,照亮著每個時代堅守者的精神家園。
《贈從弟·其二》
東漢·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ADVERTISEMENT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亭亭山上松」五個字立起的不僅是自然界的喬木,更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精神坐標。
詩人以簡筆勾勒出雙重高度——物理海拔的巍峨與精神境界的孤高,讓松樹如同從《山海經》里走出的神木,根系深扎巖縫,枝干刺破雲層。
當「瑟瑟谷中風」裹挾著東漢末年的亂世煙塵席卷而來,這株松樹卻在動態的對抗中展現出靜態的莊嚴,如同青銅鼎在狂風暴雨中巋然不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