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被湮沒的要塞:蒙古戈壁中現士兵遺骸,DNA考古回溯真歷史
2024/04/26

一座屹立于長城之外的漢朝要塞,成為蒙古大漠中腥風血雨、興衰榮辱的見證者。而遺落在這座軍事遺跡里的忠魂,依舊守衛著帝國最后的榮耀。

2009年,俄、蒙聯合考古隊在蒙古國的南戈壁省發掘了一座名為「巴彥布拉格要塞」的遺址。遺址內的亂葬坑中布滿了大量的人類遺骸,他們究竟來自何方?屬于什麼時代?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呢?由于缺乏史料支持,考古專家們對此一籌莫展,然而生命科學卻在此次考古行動中大顯神威:葬坑內骸骨的DNA鑒定結果顯示,這些尸骸屬于2000多年前的漢軍士兵,他們在一次殘酷的戰斗中陣亡,而他們用生命捍衛的要塞正是漢朝的邊關--受降城。

要塞遺址被發現于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南戈壁省

這里是一片荒涼的戈壁,但卻擁有豐富的地下水,甘甜的泉水從五處泉眼噴涌出,滋養著這里的土地。由于此處非常適宜居住和耕種,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巴彥布拉格」,即蒙古語「泉水豐沛之地」。1957年,一位蒙古國考古學家來到南戈壁省的諾姆貢蘇木附近,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古老的夯土城堡遺址以及大量的箭鏃和陶器。他根據地理位置推斷:這里是一處匈奴人的要塞,并命名為「巴彥布拉格要塞」。

巴彥布拉格要塞曾被認為是古匈奴人的遺跡

之后,在1976年到2007年三十年間,俄、蒙兩國的考古學家曾三次對巴彥布拉格要塞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查。在2007年第三次勘查時,聯合考古隊有了新發現:遺跡中出土了具有中國漢朝特征的箭鏃、弩機等兵器。而最能說明問題的,則是大量的漢代五銖錢,這種刻有「五銖」二字的青銅貨幣,只有漢帝國才會使用,因此要塞屬于古匈奴的觀點被推翻。此時,一直密切關注此次考古行動的中國專家提出:此要塞應是建于公元前105年的西漢受降城。為了尋找答案,俄、蒙「中央亞細亞」聯合科考隊于2009年正式對巴彥布拉格要塞遺址進行全面發掘,他們要揭開這座深入古匈奴草原腹地的要塞之謎。

巴彥布拉格要塞內出土的漢五銖銅錢

該要塞的外圍是長方形的夯土墻,高度僅2米左右,厚度卻達到了8米,而城內到處都是用土坯磚壘砌成的房屋、墻體、內廊和窯洞。很快,考古隊在城內發現了一座軍用倉庫,里邊存放了一系列中國漢朝典型的武器裝備:8件銅弩機和大量的鐵斧、鐵刀,箭鏃、鐵甲等;也有用于軍隊炊事的陶水缸和鐵鍋碎片;但數量更多的骸竟是動物的骨骸,這其中以狗的最多。狗在西漢已被用作守衛、巡邏和戰斗等軍事用途,而牛、羊、雞等禽畜定是被圈養并作為駐守士兵的肉食來源。發掘結果顯示:所有出土的文物都帶有漢代文化特征,而其中以長戟和鐵鋌銅鏃最具代表性。

巴彥布拉格要塞遺址中出土的箭鏃和弩機等武器

接下來,考古學家在一處被泉水沖刷過的土地下發現了一具不完整的人骨,它缺少了頭部和右手。再往下挖,一個直徑 7 米、深 1.3 米的密集堆滿人骨的亂葬坑出現在眼前。在這里,考古隊員共發現20具較完整的骨架和 33 件隸屬不同部位的人骨殘件,它們被雜亂地堆放在坑中。隨葬的遺物除了陶器、銅鍋、銅鼎、銅鈴、銅印、銅帶鉤和20余枚五銖錢外,還有300余件長劍、刀、戟、斧、弩機、箭鏃、鐵甲片等兵器。很顯然,這是一處掩埋戰死士兵的葬坑。而隨葬的帶扣、馬轡頭零件和鐵戟說明,遺骸中的很大一部分應是漢帝國的騎兵,因為在通常情況下,漢代的騎兵才會使用長戟。

遺跡中出土的銅印、銅錢以及漢朝騎兵使用的長戟和馬轡

據統計,葬坑中的骨骸屬于五十多名將士。但他們的尸骨大多姿態扭曲、呈現出痛苦的慘狀;而更多的尸體則殘缺不全,如19號尸骨的腰椎被一分為二,下半部早已杳無蹤影。經檢查,所有的遺骨都有被暴力肢解或切割的跡象,專家仍能在他們的骨頭上清晰地看到銳器切割和砍砸的痕跡,看起來他們均陣亡于一場激烈而殘酷的戰斗。許多士兵被活生生砍死,導致絕大部分人骨仍保持著原始的姿態:如18號尸骸的手臂骨抬起護住了臉部,但手臂前端卻被砍掉而殘缺,最終因頭部受傷而死;還有的遺骸保持著死時的跪姿。

巴彥布拉格遺址的葬坑中堆滿了戰士的遺骸

這難道是一場血腥的屠殺嗎?或是在士兵被俘后遭遇了殘忍的虐殺?專家在葬坑里發現了特意用來陪葬的青銅扣首刀,因此這些死者應是陣亡后被自己的同伴埋葬,而非被敵軍俘殺,只是死后仍然保持著陣亡時的原始姿勢,并被及時埋葬。那麼,這些陣亡的士兵遺骸真的屬于漢軍戰士嗎?

這些士兵顯然陣亡于激烈而殘酷的戰場

歐洲生物學家從巴彥布拉格要塞的亂葬坑中選取了2具遺骸做樣本,通過測量其y染色體和母系線粒體數據得知:他們中的一位屬于中國最常見的三大超級父系祖先中的O2a1c1-F11;另一位屬于O2a2b的支系,其后代主要分布在今天中國的中、東部地區,簡而言之,他們都屬于中國北方的漢族。而兩個樣本的常染色體數據K12b也告訴人們:兩千年前的漢代士兵與今天居住在華北的漢族人在基因上并無區別,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是同一群人。至此,俄、蒙學者做出判斷:葬坑內的尸骨屬于2000年前在戰斗中陣亡的漢軍士兵,而他們所駐守的是西漢帝國在草原腹地修建的要塞--受降城。

巴彥布拉格遺址中兩具遺骸的DNA圖譜

兩漢時期,漢帝國在其北部邊境修建了近百座規模不等的邊城和要塞,以防御虎視眈眈的匈奴,而受降城就是其中的一座。據《漢書》記載:漢武帝太初年(公元前 104 年),為接受匈奴貴族的歸降,漢武帝命因杅將軍公孫敖建造受降城。當時匈奴的烏維單于離世,兒單于烏師廬繼位。此時適逢草原發生嚴重雪災,大批牲畜因饑寒而死,烏師廬又年幼氣盛、暴虐好殺,因此導致人心不穩。匈奴左大都尉暗通漢朝圖謀造反,并計劃用烏師廬的腦袋當做給漢朝的見面禮。

茫茫戈壁之中曾有近百座漢代的軍事要塞

不過,左大都尉擔心自己勢單力孤,在殺掉兒單于后長途投漢風險很大,因此請求漢朝派出軍隊給予支援與接應。漢武帝答應了他的請求,這才有接下來的公叔敖修建受降城,并派遣一支精銳的漢軍駐守。不過,漢武帝覺得受降城的位置離匈奴腹地較遠,不能形成對歸降者的有力支持,因此在第二年春命趙破奴率兩萬騎兵從朔方出發,疾行2000里至浚稽山(今蒙古國土拉河、鄂爾渾河上源)與左大都尉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