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天,在港大讀書的張愛玲獲得了一筆豐厚的獎學金,卻被母親懷疑是出賣貞操所得。洗澡時,母親貿然闖進浴室,查驗她還是不是女兒身。

其實,獎學金來自一位好心教授的贈予,800元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對經濟拮據的張愛玲來說,頗能解燃眉之急。
可她舍不得花這錢,也舍不得存進銀行,因為再取出來的,就不是這些錢了。厚厚的紙幣裝在信封里,像一本小小的字典。在她眼里,信封里的每一張紙幣都獨一無二,意義重大。她知道,母親供她讀書花了不少錢,為了幫她補習,還耽誤了跟男友出國遠行的享樂時光。而且,母親一邊為她花錢,一邊又懷疑對她的付出是不是一種浪費。因此張愛玲渴望在母親面前證明自己——看,我也能靠自己的本事賺錢;看,我足夠優秀,有教授欣賞我,還主動幫助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