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里購置了拖拉機的人,都會被大家高看一眼。
如果你在半路上,遇到村里人開的拖拉機,一揮手,拖拉機就停下來,載你一程。
遇到趕集日,也許村口早就有一大群人在等即將去趕集的拖拉機。
載人一程,這是不要一分錢的。但是有拖拉機的人,卻因此多用了油錢,并且承擔了載人的風險。
這就是「搭便車效應」。
也就是說,一個利益群體內,某個人為了群體利益而努力,成本則由自己承擔。
從群體的長遠來看,每個成員都努力,并且聯手,才能取得更多的共同利益。
把「搭便車效應」用到一個家庭,就能給四五十歲的70后,很多啟發。
當下,我們上有老下有小,并且自己也不再年輕了,生活的壓力無疑是很大的。不能夠拒絕兄弟姐妹、父母來「搭便車」,難免是委曲求全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