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是唐代詩人杜甫離開家鄉多年后,為了能夠再一次看到故鄉的原風景,為了能夠再一次踏上故鄉的熱土,而進行的一番美好暢想。
可是,終其一生,杜甫也沒有實現這一夙愿,但他的暢想曲,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唱著,也被譽為千古絕唱。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身在鄜州的杜甫只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被俘,北上計劃就此終止,因杜甫官職小,沒有被囚禁。
在此后的幾年里,杜甫的人生足跡兜兜轉轉,仕宦之旅跌跌撞撞,他始終未能找到人生的突破口,但在這段時間內,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他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展。
759年秋,杜甫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西去秦州,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好友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