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来新加坡的朋友一定会被街上工作的老人们惊呆,不管是开巴士的、端盘子的,还是街头买纸巾的,居然有很多人都是老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人在街头卖纸巾呢?要卖多少才能够养活他们自己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些老人的生活,其实背后的原因十分让人心酸。
当我们在新加坡等餐、等巴士的时候,经常遇到有人颤巍巍地递上一包纸巾,他们或衣衫褴褛,或身体残缺,看上去十分辛苦,可即便这样,大多数人也是不会买这些纸巾的。
其实根据新加坡的“街头小贩计划”,所有的街头小贩都需要有牌照才能出售商品,即便是纸巾这种小小的产品也必须要有。
牌照的价格在每月10新币左右,一年下来就要120新币。不过即便有了牌照,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他们也只能在固定的地点贩卖。
一般在街上流动卖纸巾的人,多是没有牌照的,为了避免被抓到,他们才会到处走动。
如果被执法者抓到,那么罚款至少都需要300新币。不过对于一些身体残缺的人,执法者也会网开一面。
那么他们这样卖力的出售纸巾,到底能够赚到多少钱呢?
一般最常见的卖家给纸巾定价在3包纸巾1新币,和超市中最便宜的纸巾相比,他们每包纸巾也就最多赚2毛新币,卖出一百包才赚到20新币,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利润是十分薄弱的。
不过这对于一些体力受限的老人而言,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最赚钱的工作了。这样看来是不是感觉很心酸呢?
这些钱够在新加坡养老吗?
根绝调查研究显示,在新加坡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每个月最少开销要1379新币,一对夫妻的话则需要2351新币,55岁到64岁的单身老人则需要1721新币。
这样对比下来,答案无疑是不够的,甚至卖纸巾的钱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或许这些老人出来卖纸巾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获得社交媒体关注,然后借此希望有义工和组织上门帮助他们了。
因此,大家如果在街上遇到这种卖纸巾的老人,或许真的可以帮助一下,买上几包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