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顧誠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歷史上,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是內斗,雖然明知內斗就要滅亡,但是滅亡也要內斗。我們總是能通過一場又一場的歷史斗爭,看到人性的荒唐與淺薄。
這一點,在戰國時代體現的尤為明顯。當年,秦國能掃六合,并非是因為秦國太強大,主要原因是六國諸侯太喜歡作死了,總是忙著內斗。
他們在虛無縹緲的利益面前,總是會輕易地放棄僅剩的理性。為了撈好處,不惜同室操戈,相互算計。雖然說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假設六國諸侯真能夠抱團取暖,搞合縱聯盟,一致抗秦。即便,縱然秦國再強大,也出不了函谷關。
只奈何,諸侯們聰明有余,智慧不足。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導致合縱最終輸給了連橫。時至今日,我們與其說他們是輸給了秦國,不如說是陽謀輸給了陰謀,不如說是陰謀輸給了結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