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閨蜜群彈出「我失戀了」卻沒人回,這種集體沉默不是第一次,38%的Z世代承認早把好友分三六九等,該哭該哄看圈層,數字時代的「選擇性冷漠」早把感情切成流量包。
哈佛去年掃了15%「天生冷感」的大腦,前額葉皮層亮得跟LED一樣,情緒門檻被神經直接拔高,人家不是不想暖,是硬件壓根沒裝升溫插件。
斯坦福再加一刀,涼薄者的杏仁核像被打了40%麻醉,別人心碎他們看數據,決策快0.3秒,多巴胺只給結果發糖,不給共情留座位。
于是出現新型社交怪物:線上秒回「寶我在」,線下撞見裝低頭;朋友圈曬陪哭奶茶,真見面耳機戴得比城墻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