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渤海灣的一次飛彈試射中,中國第一代仿制反艦飛彈「上游一號」拖著橘紅色的尾焰沖向標靶。這枚僅重2.5噸、射程40公里的飛彈,在蘇聯「冥河」技術基礎上改進而來,卻已是當時海軍最鋒利的矛。它的戰斗部能擊穿100毫米鋼板,但面對美軍航母戰斗群時,卻如同孩童投擲的石子——因為美國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已達700公里,更別提航母外圍的「宙斯盾」防御圈。
時間快進到2025年4月23日,中國海軍建軍節。美國「勞倫斯」號驅逐艦闖入台灣海峽,迎接它的是教科書級的反制:052D驅逐艦在500米距離貼身押運,武直-10懸停于美艦桅桿上方30米處,殲-10C戰機封鎖空域,更致命的是岸基「鷹擊-12B」超音速反艦飛彈已將航道鎖定——這種射程400公里的武器,配合山東艦航母編隊前出台島以東12海里,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