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大唐詩壇誰最牛,一定有人說,那必須是李白,因為他是「詩仙」。
自然,也會有人說王勃,畢竟他的《滕王閣序》被譽為「千古第一駢文」。
甚至也會有人說是白居易,他是整個唐王朝最懂得韜光養晦之人,其適應現實的能力,無人出其左右,一生風流富貴,簡直就是「人精」。
杜甫也必定是榜上有名,單單那份熱血情懷,便是獨占鰲頭,況且他是「詩圣」
而我今天要講的這位,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如果你知道他的事跡后,或許你會對「大唐詩壇第一牛人」有新的見解。
公元747年,35歲的杜甫在辭別李白后,決定進京趕考,當時唐玄宗詔令天下,渴求賢才。
按理說,以杜甫的實力考個進士是完全沒問題的,可偏偏當時的主考官是奸相李林甫,他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