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熱風裹著濕氣撲在臉上時,我攥著空蕩蕩的 20 寸登機箱站在航站樓,突然想起三小時前在廣州機場,督查盯著我把最后一件連衣裙扔進垃圾桶的樣子 —— 那件新買的碎花裙,吊牌還沒來得及拆。
提前 72 小時:給行李做 "減法手術"
行李箱超重往往不是突然發生的。出發前把所有物品攤在床鋪上,像醫生解剖一樣分類:必備品(證件、藥品)、可替代品(酒店能提供的牙刷拖鞋)、可即時購買品(化妝品小樣換成正裝)。
登機箱里的衣物遵循 "三三一原則":3 套換洗衣物、3 雙鞋(含腳上穿的)、1 件應急外套。把厚重的牛仔褲換成速干褲,毛衣換成壓縮羽絨,這些不起眼的替換能減少 2-3 公斤負擔。
現場稱重前:啟動 "人體托運" 模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