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激勵人心,用不好只會傷害感情。」
心理學中的「匹格馬利翁效應」揭示了期待對人行為的潛移默化影響。
然而,在復雜的家庭關系中,過度的期望或幫助,特別是對兄弟姐妹家孩子的過度干預,往往適得其反。
匹格馬利翁效應:高期待如何帶來高風險?
匹格馬利翁效應是由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1968年的實驗中首次提出的,指的是個體的期望通過行為暗示,影響他人的表現。
雖然這個效應通常被認為有正面作用,但當期待與行為不匹配,或期待過高時,往往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在知乎曾看到一個高贊的提問:「為什麼我對侄子付出那麼多,他反而疏遠我?」
一位網名張火火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