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小動作里究竟藏著什麼樣的一般來說,寶寶如果是生理性盜汗,就不必擔心,因為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成分為
造成生理性盜汗的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當發現孩子夜晚有出汗的情況,家長要及時擦拭。同時要給孩子勤洗澡勤換衣物,避免感染到細菌。
如果寶寶在安靜狀態下仍多汗,家長要多觀察寶寶是否有以下伴隨癥狀。
活動性佝僂病:哭鬧、枕禿、前囟門大且閉合晚、顱骨軟化、方顱等骨骼改變現象。常見于1歲以下寶寶。
活動性結核病:午后低熱、面孔潮紅、食欲減退與消瘦等表現。所有寶寶皆可能發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膚色潮紅、情緒煩躁、是量大但體重不增加、心率快、心慌、甲狀腺腫大等現象。常見于學齡兒童(尤其女孩)。
低血糖:除多汗外,還有反應低下、臉色蒼白、精神萎靡、嗜睡、哭聲異常、顫抖、驚厥等現象。常見于早產兒、足月小樣兒和糖尿病母親的寶寶。
如果寶寶存在上述幾點癥狀,建議家長磨牙癥的原因還不清楚,一般認為有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和心理因素。
如果寶寶因為生理性原因產生的打鼾,一般都屬于無害的情況。比如:
嬰幼兒的鼾聲多半受到生理性發展的影響,三四個月大后就會逐漸改善。平時父母注意幫寶寶清潔鼻腔的分泌物即可。
寶寶過度肥胖,脂肪墊堆積使氣道空間變窄,從而引起打呼嚕現象。
家長可以通過這個公式,粗略判斷出寶寶的身體狀況。
1-6個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月齡×0.6(公斤)
7-23個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月齡×0.5(公斤)
2-7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其中多以8為準)
正常范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以內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0%」
重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50%」
洋洋出生時4公斤,現在6個月了,那麼如何計算洋洋現在是否超重?
洋洋的標準體重是:4+6x0.6=7.6(公斤)
洋洋的正常范圍算法:7.6-7.6x10%~7.6+7.6x10%
正常范圍:6.84~8.36如果洋洋體重>8.36就是超重,體重<6.84就是體重過輕,體重在6.84~8.36就是正常。
當然,寶爸媽最好是如果寶寶睡眠中有明顯的打鼾、張口呼吸、憋氣、反復驚醒、遺尿、多汗、多動等癥狀,就要警惕是病理性原因了。
以上三種情況引起的打呼嚕要及時治療哦!
這種抖簡稱「入睡抖」,大人也有,小孩也有,只不過寶寶更頻繁。
寶寶在睡眠初期,大部分腦細胞處于休眠狀態,但仍有部分不安分的腦細胞,所以寶寶就會出現手腳甚至眼皮「觸電」的狀態。
有的時候寶寶會被自己抖醒,寶媽們不要驚慌,拍拍寶寶繼續睡就好啦。
但是,寶寶長大后還出現這種狀態,就要考慮是否缺鈣了。
高質量的睡眠,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寶寶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對孩子睡眠的特殊關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