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生活妙招
體育競技
汽車
花草綠植
育兒教育
寵物
美食
美景
語錄
動漫
裝修
健康養生
天文
動物
健身運動
生肖命理
職場工作
遊戲
時尚穿搭
奇趣
妝髮設計
機車
藝術設計
地理
科技軍事
正妹
全部
    
中国网友很奇怪:为什么新加坡有这么多坐着轮椅的人外出?是交通意外太频繁了吗?
2024/05/29

ADVERTISEMENT

新加坡滨海湾一带的风景线。(海峡时报)

在新加坡,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重复上演着,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不过看在外国人的眼里,却因为文化、成长环境、认知的差异,觉得特别的新奇。

1、新加坡有很多残障人士?

来自中国的朋友和红蚂蚁分享说,刚来新加坡不久时,曾很好奇:

“为什么新加坡有这么多坐着轮椅的人外出?是交通意外太频繁了吗?”

她举例说,出门打包食物时,总会看到女佣推着坐轮椅的年长人士到公园散步。此外,坐电梯、搭巴士或乘坐地铁时,也经常能遇到坐轮椅的残障人士独自外出。

新捷运于2022年12月19日推出全新出行友伴计划,对于独自搭乘公共交通但缺乏信心的残障者,工作人员将一路随行,介绍各类设施的使用方法、提供安全贴士和帮助指引方向等。出行友伴计划工作人员姚海伦(右)陪同陈姓乘客出行,两人结伴坐轮椅搭地铁。(海峡时报)

她说,居住一个月后,才发现是自己的无知。

她之所以能看到这么多残障人士,是因为新加坡有许多无障碍通行的设施,让这些人无须“憋”在家,能和大家一样随意出行。

ADVERTISEMENT

她说,中国也有残障人士,只不过因为出行不便和社会不够包容而多选择不出门,所以很难在大街小巷看到他们乘坐轮椅出行的身影。

的确,新加坡有许多无障碍通行的设施,比如户外有台阶的地方必然会有供轮椅通行的斜坡;巴士都会有斜坡板,让轮椅使用者上下车,司机也会下车协助他们;多数的天桥也装上电梯,而且几乎每个公厕都有无障碍厕所等等。

当然,还得归功于,整个大环境对残障人士都相对友善,不会带有色眼光看待这群人。

巴士司机下车协助一名在巴士站等候巴士的轮椅老妇上巴士。(联合早报)

2、人人都拥有“自如转换语言”的能力

新加坡的小孩大部分都能掌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应变能力,自由地切换语言频道。

譬如华族小孩见到华语老师,就会用华语和他们对谈,看到其他族群的老师,就会说英语。

和小伙伴们交流时就一律讲英语。回到家里,根据自己父母的主要语言又会自动切换。和阿公阿嬷沟通时,有些会自动说华语,有的还能说上方言。

在新加坡长大的我们,也知道一定要先以英语和陌生人交谈,特别是异族同胞。若发现对方的第一语言是华语和方言,我们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切换成对方的语言。

这种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自如转换语言”模式,对刚到新加坡上学的中国小朋友来说却是巨大挑战。

ADVERTISEMENT

要在不同场合顺利地切换语言,刚开始真的挺难适应的。

新加坡小学生。(海峡时报)

以下是一个中国四川妈妈分享孩子刚在新加坡上小学时的情况:

中国小朋友在学校门口遇到老师(异族),很有礼貌地以华语问好:“老师,早上好”。这时,妈妈会提醒说:“在学校要说英语。”

放学回家后,中国小朋友又很有礼貌地以英语向爸爸问好:“Daddy,I am back”(爸爸,我回来了。)这时,妈妈又说,在家里要说华语。

因为新加坡学校以英语教学,很多中国家长为了让孩子赶进度,都鼓励他们在学校多说英语。但后来又发现,华语只是其中一个科目,看到孩子的华语退步了,于是又要求孩子在家里只能说华语。

然后,中国小朋友跟住在四川老家的外婆视频聊天时说:“外婆,good morning”或“外婆,早上好”时,妈妈又会提醒说,跟外婆说话时要用方言,不然外婆听不懂。

难怪一名初来乍到新加坡的中国小朋友会“投诉”说: 啊,我太难了!

不过,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切换自如。而且从小就接触多种语言,对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有帮助。

3、上班每天说的不是英语而是Singlish

ADVERTISEMENT

马吉街熟食中心是许多上班族购买食物的美食聚集地。是不是没看到几个老外?(联合早报)

没来过新加坡的中国朋友,以为在新加坡工作,同事都是老外,每天讲的都是标准英语。

他们不知道的是,同事里是有老外的,但华族才是主要群体,其他同事还有马来族、印度族或东南亚人等等。

于是,在办公室里,大家讲的除了标准英语之外,还会使用别具新加坡特色的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

红蚂蚁最近坐飞机去中国时,就有不少人问: “新加坡小孩子是不是都精通三种语言:英语、新加坡语、还有华语?”

看来,还是有很多外国人不了解其实没有所谓的“新加坡语”。

英语就是新加坡的行政语言,只不过我们的英语也掺杂了其他官方语言(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和方言的精髓,乍听之下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新加坡语”。

4、坐德士碰到的都是“老司机”?

德士司机。(海峡时报)

如果你在新加坡乘坐的是德士,而不是私召车,那司机一般都会是有点年纪的人,有些甚至是满头银发、已过古稀之年。

一名中国新移民就在网上分享说:

“当我第一次在新加坡搭德士时,来的是古稀老司机,我极度惶恐。他不仅热情,一直扭头和我讲话,还很爱超车。我心里只有一句话:大爷,咱只说话,不飙车,好吗?”

ADVERTISEMENT

新加坡的德士司机的退休年龄是75岁,不少年长的德士司机都是驾驶德士很多年的“老司机”。

根据2022年的数据,全国德士师傅协会会员的平均年龄比10年前多了五岁,平均年龄65岁。但不少德士师傅觉得自己的健康和精神状况良好,希望能在75岁之后继续开车。

根据2019年的数据,新加坡目前拥有执照的德士司机约有9万9894名,其中3万3364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司机”,数量相当可观。

他们虽然年长,但经验老道,几乎无需看地图,跟他们说个街道名字或是公寓名字,就可以在不走错路的情况下、超车和切换车道,在最快的时间内抵达目的地。

此外,虽然他们年龄偏大,但50岁以后都会经常接受体检,确保有健康的体魄驾车。

据陆交局的官网资料显示:

50至64岁的职业司机,更新德士执照时,每两年必须接受体检并合格。

65岁及以上的司机,每年都必须接受体检并合格。

将满70岁、73岁或74岁的司机,除了体验,也须进驾驶能力评估,确保依然适合继续开德士。

5、热到疯了还能跑步,而且还推着婴儿车运动?

2013年举办的stroller fun run(婴儿推车跑步赛)。(新报)

来自四季分明的国家的人,移居到新加坡或前来狮城工作后,大多都难以适应这里的热带高温。

ADVERTISEMENT

红蚂蚁在新西兰旅游时,遇到了一名在零下的气温只穿着两件衣服的女子。她说,曾到新加坡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常常出热疹,受不了才搬回国。

一位来自中国的陪读妈妈也说:“当我觉得在30(摄氏)度的户外,走路都觉得费劲时,别的妈妈竟然推着婴儿车跑步,婴儿车里还坐着两个宝宝,国外的超人妈妈带娃能力都这么强吗?”

这些在外国人眼里觉得奇怪,认为很新奇而不得不“吐槽”一下的现象,在红蚂蚁看来,好像都在称赞我们耶。 

ADVERTISEMENT

5步挑選「報恩榴蓮」 讓你每次都能買到「來報恩的榴蓮」!
2024/06/24
低估了這個冬瓜薏米水的威力!連喝3天,整個人都舒服了!
2024/06/24
誰發明的杏鮑菇蝦盒呀,感謝網友的配方,真的太好吃啦~
2024/06/24
燙麵蔥油餅,建議所有姐妹都去試試,好吃到原地轉圈圈!!
2024/06/24
燉雞肉時,有人焯水,有人直接下鍋,都不對,我來教你正確的做法
2024/06/24
寧買「大渦輪」不買「大自吸」?修理工:修理廠在等著你們!
2024/06/24
女人過了50歲髮型別亂剪,試試這10幾款,洋氣時尚顯氣質
2024/06/24
買房三要素:不買「道邊房」,遠離「握手樓」,不買「13」樓,叮囑家人記心上
2024/06/24
掛糊的3個好配方,炸什麼都外酥裡嫩,簡單又實用
2024/06/24
衛生間不要再裝淋浴房了,早就過時了,現在年輕人都流行這2種設計,好多人沒見過
2024/06/24
不管床單血漬多頑固,不用一滴水,新老血漬輕鬆洗掉,太實用了
2024/06/24
肉解凍不可只用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速化凍肉,吃著像鮮肉!
2024/06/24
買菜時,這兩種豆腐可別買,豆腐店老闆:我自己都不吃
2024/06/24
煮花生,最忌直接加水就煮,多加1步,花生又香又入味,還省火
2024/06/24
口罩上貼張創可貼,太聰明了,解決很多戴口罩一大難題,都學學
2024/06/24
別再存定期了,銀行員工透露:這樣存,每月利息好幾萬
2024/06/24
豐田新「小漢蘭達」曝光!升級皇冠同款內飾,比途觀L Pro大
2024/06/24
豬肉千萬不可用清水洗,廚師長教我妙招,髒東西和血水全都跑出來
2024/06/24
退休酒店清潔阿姨透露:就算住五星的酒店,3樣東西也不能碰,別不當回事,早知道不吃虧
2024/06/24
今天才知道蟎蟲最怕它!在床上撒點它,輕鬆殺光千萬只蟎蟲,比太陽暴曬還強1000倍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