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又叫「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因為一年當中這一天的月亮最是圓滿,因而又叫「團圓節」。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東京夢華錄》這樣描述宋人的中秋節:「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棗、栗、孛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