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5年,64歲的王安石退隱江寧。這個年過花甲的老人經歷了世間百態,帶著一種壯志未酬的遺憾,到今天的南京鐘山養老。
經歷了人生的種種風雨,也曾經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按照中國古代士大夫學而優則仕的評價標準,王安石幾乎已經達到了作為文臣最高的理想。
但是即便如此,王安石變法的夭折讓他不得不接受失敗的現實。但是在歸隱之后,卻享受到了難得的清凈時刻。縱情山水修身養性,寫出一首首詩歌,卻也透露出濃濃的詩意。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
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
這一首詩歌就是宋代王安石的《午枕》,所敘述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就寫他自己午睡被吵醒后的心理活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