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是祖輩們教給我們的一種智慧。
會過日子、精打細算、不亂花錢——這正是很多家庭穩定的底氣。
只是,很多父母,會把節儉這件事,做得太「用力」,以至于孩子誤解成:
「你不是在節省,是在對我吝嗇。」
有些「瞎節儉」,真的會傷孩子。
父母的4個節儉行為,會讓孩子自卑到骨子里,別沾沾自喜了。
一:羞辱或打壓孩子的消費欲望
我身邊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說「想買這個」,第一反應就是反對,甚至直接潑冷水:
「你怎麼這麼愛花錢?」
「又想買沒用的東西?」
「你以為咱家是開銀行的?」
本該是表達小小愿望的時刻,卻換來了父母的斥責。孩子的興致,被一句話打得灰頭土臉。
聽多了這些話,孩子會覺得:原來我想要點什麼,就是「沒出息」、「敗家子」、「不懂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