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僅憑這一首孤篇,竟在盛唐詩海中傲視群雄。
它如同一輪穿越千年的明月,既照見春江的浩瀚,也映出人生的渺小,更引發對宇宙的終極叩問。
這36句詩,為何能讓李白、杜甫的輝煌也黯然失色?它的絕美背后,藏著怎樣的藝術密碼?今日,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一探這首「孤篇蓋全唐」的驚世之作。
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五象交織,揮灑出一幅流動的盛唐畫卷。
開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水與明月共生,天地瞬間被銀輝籠罩。月光如霜,白沙隱沒,江天一色,纖塵不染——這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一種超脫塵世的空靈境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