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大唐著名詩人。
仕途,處在黨爭夾縫中的他,一生很不得志。
才華,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詩歌千古傳頌。
李商隱一生寫詩隱晦迷離,難以索解。
但是,在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李商隱去拜訪恩師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此時他正官居高位,然而此去,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心情十分不悅的李商隱在客廳的墻壁上,題了一首針對性極強的《九日》詩,來表達自己對令狐绹的不滿,短短八句,讀后令人瞠目結舌。
《九日》
李商隱〔唐代〕
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
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
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
李商隱這首《九日》,可以說是描寫重陽節的名篇,也開啟了重陽節緬懷追思亡者之先,且深沉哀傷。
那麼這首詩李商隱究竟在說什麼?平生只寫隱晦詩的他,為啥寫下如此尖銳的詩篇來諷刺令狐绹?令狐綯看到此詩,他的處理方式又是你想不到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