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西部这间大商场,在8月6日完成最后一天营业后,正式迎来了“结束”!
位于新加坡裕廊东地铁站外不远处的裕冰坊Jcube,就这么走进了历史......
曾经熙熙攘攘的裕冰坊,图源:Jcube
这里有新加坡最大的溜冰场(也是新加坡唯一一个奥林匹克标准的溜冰场)。
图源:海峡时报
还有一个大型的IMAX影院、数不清的补习中心、餐馆和娱乐场所,但从今天开始,所有这些都必须加上一个“曾经”了。
图源:Yahoo
裕冰坊的关门停业,也代表着很多人熟悉的又一大地标的消失。
在过去一两年间,在新加坡,裕冰坊的“离开”并不是唯一。很多商场和地标,也宣布了类似的消息......
裕冰坊的“最后一天”到来
网友纷纷表达不舍和怀念
说起来,裕冰坊要关门的消息,其实很多人心中早就有准备了。
早在半年前的2月份,凯德集团(CapitaLand Development)发表了一份文告,表示他们已获得市区重建局的临时准证,准备将Jcube发展成一座40层楼高的商用住宅项目。
在商场关门后,位于商场内部的本地唯一符合奥林匹克标准的溜冰场The Rink,将一道被拆除。
陪伴了很多新加坡人无数溜冰时光,溜冰场“再也不见”让很多人非常伤感。早在上个星期五,最后一天溜冰场的门票就早早卖光了!
《联合早报》报道,有不少人抓住了最后机会入场体验冰上滑行的感觉,也有人在场外停留观赏,用相机和双眼捕捉溜冰场最后的风采,满是不舍。
图源:早报
也有人回忆起在这里找到真爱并向她求婚的那一刻,翻看旧照时让自己唏嘘不已。
图源:FB@Kenny Lam
等到一切散场和落幕后,这里重回了寂静,让很多人神伤。
感到难以接受的还有在裕冰坊内营业多年的商家们。一些继续营业到最后一刻的商家们,只能被迫接受这个让他们感到有些无奈的决定。
来源:早报
不少商家打出了“清仓告别大促销”的横幅,降价幅度还不错,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图源:mothership
对于一些人来说,裕冰坊不单单只是座商场,也早已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一位赶在最后一刻来到这里的大学生向《联合早报》表示自己真的很不舍得:
这个商场(裕冰坊)承载了我从小到大的很多回忆,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曾到裕冰坊的前身——裕廊娱乐中心看电影,之后的中学、高中和大学也经常来这里,一个星期至少来一次。”
裕冰坊最后一天营业期间还有不少人流,图源:早报
有人在网上对着裕冰坊说“再见”,也不知道是不是“再也不见”。
也有人花了很长时间好好逛了逛裕冰坊,拍下了20多张照片,留下了一句“永别”。
有人在感叹一些景色将彻底消失不复存在了,看起来满是惆怅。
也有人在感受到不舍的同时,依旧对未来满怀期待。
“这是我在Jcube上的最后一堂课,有悲伤、有兴奋,也有担忧……但我相信这是迈向更美好明天的一大步。感谢Jcube这些年的陪伴,因为有了Jcube,很多事情变得更美好了。我不会忘记在这里的过往......”
图源:FB@Donghyoungkim
阳光洒在裕冰坊的外墙上,夕阳西下的晚霞似乎象征着这里就要“慢慢沉寂,让很多对这里有感情的人失神又失声。
图源:FB@Singabus
不过,据凯德集团早前透露,虽然这里会重新发展成为一栋40层楼的住宅项目,但一楼和二楼还是用作商用。
此外,住宅项目还将会通过J-Walk直接连接到裕廊东地铁站,以及Westgate、JEM和IMM商场。
配合政府为裕廊湖区(Jurong Lake District)所做的规划,这里还将引入更多新企业、娱乐和便利设施,完工时间预计在2027年。
规划中“改头换面”后的Jcube,图源:the-j-den
这些年,在新加坡的它们
已经/即将消失!
为了发展需要,新加坡一直在不断在经历着各种大的小的调整和规划。
伴随着时代的变更和发展,这些年,已经有很多建筑、地标甚至是品牌,离开我们身边了......
1)牛车水美食街
2021年10月底,一则消息震惊了很多人。牛车水美食街在开办20年后宣布:永 久 关 闭!
来源:海峡时报
当时,牛车水关闭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特殊时期内新加坡没有游客所致。
而牛车水美食街虽然也能吸引很多本地人前去光顾,但最大的客源依旧还是游客......
图源:新加坡旅游局
因此,牛车水美食街只是当时遭受重创的新加坡旅游业,一个较为明显的缩影罢了。
即使运营美食街的集团在那会做过多番努力,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当时空空荡荡的街道,图源:passblue
2)勿洛Bedok Point
去年7月1日,新加坡勿洛镇上的一间商场Bedok Point,官宣最后一天营业。
建成于2010年,正式在2011年4月营业的商场,虽然存在的历史并不久,但依旧吸引了一票附近的居民前去“缅怀其最后一程”。
图源:TikTok@dazyo
这里虽然离勿洛地铁站不算远,但这里的人流量一直很差。
即使是理应繁忙的用餐时间段,商场内很多时候也几乎看不到有多少人,略显空荡和冷清。
图源:CNA
和裕冰坊不一样的是,商场被拆毁后会重新发展成一个具有多功能用途的住宅项目,不再做任何商业用途......
3)黄金坊Golden Mile Complex
被誉为新加坡“小泰国”的黄金坊因集体出售成功,今年5月开始关闭进行重新发展,目前,租户和商家都已搬离。
图源:8视界
曾经,这里是很多大巴车的出发站点,不少人曾在这里乘坐大巴去吉隆坡、云顶、金马仑高原旅游。
在新加坡市中心气派的高楼背后,这栋建筑看起来似乎有些邪魅有些格格不入,曾经还被某位官委议员称作是“垂直的贫民窟”。
图源:早报
不过,作为新加坡首个大型分层地契受保护建筑,负责重新开发它的财团表示会保留建筑的一些特征,留下它身上的部分新加坡建国时期建筑的痕迹,并最终重新开发为集办公、零售和住宅于一体的综合发展项目。
图源:Stacked Homes
4)市中心的Clifford Centre
和黄金坊一样,位于新加坡最核心地区、莱佛士地铁站某出口一出来就能看到的建筑——吉利福中心Clifford Centre,也于去年年底宣布翻新改造,所有商户在去年年底前就被要求搬离。
图源:estate.sg
这里的租金曾经十分优惠,在过去的十年里,仅仅是略有涨幅,这也就导致里面的餐饮价格非常实惠,是新加坡金融区很多打工人习惯用餐之地。
据悉,从今年开始,这里将翻新至50层,面积扩大36%!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归......
图源:海峡时报
5)新加坡赛马场Turf Club
今年6月国会上,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在出席一场记者会时宣布:
新加坡赛马场用地将在2027年4月关闭,明年10月举办的第100届新加坡金杯赛事,将是本地的最后一场赛马。
图源:Todayonline
虽然赛马活动在新加坡已有181年历史,但最近几年前往观赛的人数实在是太少,单日观众甚至坐不满所有观众席的十分之一!
部长说,政府已经针对这个面积约200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段有了初步想法,主要是想用于建造住房,另有一些地段则考虑也会考虑用作其他用途,包括娱乐和休闲。
这一片土地将和新加坡北部地区发展计划,比如兀兰关卡重新发展工程以及林厝港的高科技农业食品区相结合。
图源:AsiaOne
6)消失在新加坡的品牌们
位于新加坡的莱佛士城的One Assembly宣布于2022年1月3日关闭,开业仅仅一年~
图片来自网络
而One Assembly这间店面的前身,有162年历史的大型购物式一站商场品牌Robinsons于2020年10月30日宣布清盘,关闭了位于乌节路和莱佛士坊的最后两间分店,彻底倒下。
图源:CNA
2007年创立的丰和影院Fimgarde Cineplexes在2022年宣布关闭旗下所有影院。
图源:Business Times
还有很多本地老字号,比如在百胜楼营业了43年的“书城音乐书局”,因老板夫妇年事已高又无人继承接手,在2月底停业。
图源:早报
1953年创立,停止营业时已经有67年历史的万家春中药行,早前因为没人继承宣布关门了......
图片来自网络
之前,新加坡贸工部做过一个统计,单单是2020年3月到2021年9月间,新加坡就至少7万3000多家实体门店停止运营!
涵盖的领域包括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休闲行业、零售业、电力市场等等......
到了现在,越来越多我们熟知的品牌、门店和地标都要离开我们了。一些人心中难免存在着这个疑问:新加坡经济不好似乎有些不妙?
图源:TravelTriangle
破后而立、破茧重生?
这些中国品牌加速进入新加坡!
虽然,对于很多在新加坡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最近经历了很多“失去”,但与此同时,也别忘记了其实也有很多“获得”。
今年5月,位于东北线上的兀里站外开了个新商场The Woodleigh Mall,是周围居民的最新好去处。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3月-4月间,盛港也有一家新的购物商场Senngkang Grand Mall开业,里面90+品牌店入驻,还有游乐场、小贩中心......
图源:Little Day Out
不仅如此,这些年,还有越来越多中国品牌落地新加坡,将这里当做出海的第一站。
今年,咖啡新零售企业瑞幸咖啡在新加坡的两家门店正式开张,打响了瑞幸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枪”。两家门店分别位于新加坡时尚潮流聚集地乌节路义安城,以及临海购物中心滨海广场。
一上线,就吸引了很多新加坡人前去排队“薅羊毛”。
图源:海峡时报
另一大中国“国民饮料”品牌蜜雪冰城也在去年悄咪咪登陆新加坡~一样平价的价格,至今依然吸引着很多人的关注,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打卡对象~
图源:Burpple
中国网红的奶茶品牌喜茶,前几年入驻了新加坡最“珠光宝气”的商场ION Orchard,作为其出海的第一站。
图源:Todayonline
2022年,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锅品牌凑凑海外首店在新加坡开业,宣布进军国际餐饮市场。
据悉,未来5内年,呷哺集团还计划在新加坡布局50家门店,包含呷哺呷哺、凑凑、茶米茶、呷哺X等品牌。
图源:SETHLUI
还有诸如太二、小龙坎、张亮麻辣烫等诸多中国餐饮品牌纷纷来到新加坡,店面也是越开越多了!
图源:早报
当然,也不止是餐饮品牌,还有更多的“中国制造”现在也进入了新加坡。
据媒体报道,中国电动车品牌比亚迪在本地的销量首次超越美国巨头特斯拉,成为2023年首五个月最畅销的电动车品牌。为此,比亚迪也在今年7月设立品牌在本地的首个商场展示厅,用来拓展业务。
比亚迪还在新加坡开了一间名为BYD by 1826的餐厅,图源:BYD官网
另外,中国国产内衣品牌NEIWAI(内外)的新加坡旗舰店也于不久前正式开业,门店位于新加坡的Raffles City。
图源:Dao Insights
只能说,中国品牌,肉眼可见地在新加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