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站得高,望得遠。這句話隱含著一個美好的預期——那些身處高位、手握話筒的人,理應看得更清,思得更深,他們輸出的觀點,也必然更具價值。
但現實常常給我們一記清醒的耳光。你會發現,不是所有站得高的人,都會輸出有價值的東西。有時候,他們輸出的,甚至是噪音與垃圾。
一、高處的「話語特權」與「思想惰性」
一個人之所以能「站得高」,往往是因為其在特定領域取得了成就、掌握了權力或積累了聲望。這本是能力與責任的象征。然而,這種高度會自帶一種「話語特權」——無論他們說什麼,都天然地擁有更大的傳播聲量和最初的信任度。
可悲的是,這種特權有時會滋生「思想惰性」。當一個人確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被關注、被奉為圭臬時,他可能就不再費心去打磨思想的深度與內容的嚴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