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来马来西亚已经时隔多年,我也不确定马来的变化会不会超出我的想象,毕竟我自认为是一个很没有想象力的人。马来西亚对于很多国人来说都是出行的第一站,我也不例外,我在四年前第一次外出旅游就选择的马来西亚,当时去的是雪莱莪,我对那里的风景以及榴莲记忆犹新,这次到大马没有什么目的,本想跟团随便走走看看大马的变化。
但天不如我意,朋友在槟城出了交通事故,我正好要去马来西亚,也就顺便去看看,跟团是不可能了,也正好有可以去的地方了,于是我定了最近的一班机,说是去看朋友,其实朋友的伤也不严重养养就好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找个借口好好玩一玩。到了槟城,我发现如同回到了多年以前,老旧的平房,低矮的建筑,虽然远处仍能遥望见高楼,但在这海滨小镇我还是更宁愿在这份古老宁静中度过。
这里的古朴与国内的大不相同,国内大多的古建筑散发着一种文人气息,而这里的老街老巷,仿佛活物一般,最可贵的是我在这里的墙面上居然发现了老式的电影海报,它是被张贴在墙上的,而不是被收藏在博物馆或是哪位收藏爱好者的保险柜里。我不知这些老式电影海报是不是还在使用,它们给我的感觉仿佛昨天这里刚上映了一部海报中的电影,而这里的人们看着手工绘制的海报选择着自己喜欢的电影,这在国内是根本见不到的情景。
如今在国内,电影海报制作精良,都是电脑绘制,再加上各种修图,海报看上去很华丽,电影内容就不一定了,应该在图片下面加一句提示: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我走在这些海报墙的面前,发现它们是那样的鲜活,一个动人的微笑,一次皱眉,一场烈火的背景,都是美工师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凝聚着笔与墨的魅力。
槟城仿佛是置身于一个艺术的世界之中,或是说彩绘的世界,这里很多木质的墙面或是石灰水泥堆砌成的墙面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涂鸦,这些涂鸦与街头涂鸦不同,都是漫画式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虽说受到经济的影响,这里的木质的墙板难以被留下来,但是留在这里的建筑无一不发挥着延续这里的生活的作用,它们挣扎着想要逃脱被毁灭的命运,它们奋力的抗争,使这里的建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
乔治市的街头巷尾的红砖房或是水泥房外有着很多的壁画,这些壁画不同于传统的壁画,而是以实物与画结合的方式存在的。乔治市的街头随着壁画的出现也逐渐充满艺术气息,这些壁画展现了乔治市与这里生活着的人们的日常,加上一些配文,向外来者诉说着这里的生活。乔治市的壁画一幅幅都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壁画无时无刻不在述说着这里发生过的事情。它们像是在向旅者吐露这里人们生活的场景以及欢乐的氛围,还有街道与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不可分割的情感。
我在槟城所见的电影海报是我在国内难以见到的,但是马来西亚人民却还拥有着,我希望这些在槟城的海报能带给去那里旅游的人们一点点过去的回忆,让他们能够回忆起那时的快乐,即使那时物质生活不太好,但精神无疑是欢乐的,无疑是有所寄托的,相比于现在寂寥的内心胜过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