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生活妙招
體育競技
汽車
美食
花草綠植
育兒教育
寵物
裝修
語錄
美景
動漫
生肖命理
健康養生
天文
動物
健身運動
職場工作
時尚穿搭
遊戲
奇趣
妝髮設計
機車
藝術設計
地理
科技軍事
正妹
全部
    
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有「4大特征」
2024/06/19

ADVERTISEMENT

不論是中國傳統觀念當中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是西方觀念當中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些說法,其實都蘊含了家長對于子女的一種強烈期待,希望其能夠在小的時候就獲得良好的習慣積累,這樣到成年之后才有可能成為「人上人」,不至于一事無成。

于是在此基礎上,人們對于育兒經驗當中各種有助于孩子在童年養成良好習慣的行為展開了探索,比如中國傳統的經典《三字經》、《弟子規》甚至是《論語》,都能夠作為一種思想上的啟蒙讀物,幫助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形成比較良好的價值觀念。

在西方,人們更加傾向于在行為上去約束子女,比如說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Rosenthal effect)或者叫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就是在心理學家在施加了一些外部的影響之后,孩子們才做出相應的行為。

關于個體成長,哈佛大學曾經有一項十分著名的研究,此項研究以其持續時間之久、涉及人數之多以及影響之大聞名于世,這項研究持續了75年,在此期間,研究人員追蹤了724位男性,并且年復一年地詢問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相關情況,以此來及時獲取他們的狀態。

在最早的724名男性中,被試大約可以分為兩組:

1、當年(1938)進入哈佛大學的本科生

ADVERTISEMENT

2、生活在貧民窟里的同齡孩子

時至今日只有大約有60位還在世,并同意繼續參與這項研究,這些尚存的被試絕大多都已經年過90了。

現在這項研究的目的大致將自己的目標放在了他們總數超過2000的孩子們身上,同時這項研究的領導者也已經發展至第四任了。

研究表明,那些在數十年生活之中取得成功的孩子,往往身上會具備四種特征。

1.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在自己所處的社會之中建構良好的社會關系無疑是安身立命之本。其實在我們的觀念當中也是一樣的:只有和身邊的人們搞好關系,才會有機會進行更進一步的發展。

在眾多實驗參與者當中,在成年之后取得較大成就的人往往具有一個特征,那就是在生活當中都具備十分良好的交往與溝通能力,與身邊的人們可以形成比較良好的互動,這也就使得他們可以在之后奮斗的過程當中「少走彎路」。

2.有問題意識及鉆研心理

在哈佛大學研究當中,那些在成年之后取得較大成就的人,往往在兒時就已經具備了較出眾的好奇心,并且這種好奇心在其成年之后也繼續得以保持,并且演變為了一種問題意識和鉆研心理:

ADVERTISEMENT

當他們在日常生活之中遇到一些自己難以解決的事情,第一時間想到的并不是尋求幫助,更不是放棄,而是怎樣通過自己的鉆研來解決。只有具備這種素質,才能夠在人生當中取得成就。

3.有極強的獨立性格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自己作為家長,應該極盡所能地幫助他們完成一些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但也正是這種心態可能會導致子女無法養成比較好的獨立生活能力。

哈佛實驗當中的大多數有所成就的人,都基本上自幼就形成了比較好的獨立人格,并且在成年之后也很好地貫徹了這種習慣,無論是在事業當中還是在社會交往的過程當中,都保留了很好的獨立性格。

4.學習的心理永不止步

在許多家長看來,孩子的任務,甚至是走進工作之前的個體,主要任務就都是「學習」。

即便是十分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大學生,其主要任務也是學習。誠然,這種看法是對的,但在觀念上其實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

通過借助哈佛大學研究當中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善于學習、從生活當中汲取知識的能力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對于家長來說,教導自己的孩子在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就是一個重點。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寓教于樂、知行合一是幫助子女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訣竅。因為許多孩子并不了解學習的本質和重點,容易誤入歧途。

其次,閱讀和學習的良好習慣是貫穿一生的行為,切莫養成一種「離開校園就不再讀書」的觀點——即便是成年,甚至已經為人父母,經常閱讀和思考也是取得進步的重要途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通過不斷地閱讀與學習,自己的能力和對于生活的見識才能夠有顯著的變化。

ADVERTISEMENT

高燒39℃,10歲女孩確診!身體里竟有200多顆,這個習慣害慘她,很多人都不重視
2024/06/28
子女有沒有「出息」,從「吃飯」就可以看出來,父母別不當回事
2024/06/28
世上為什麼只有媽媽好?過來人說了大實話,看完瞬間就明白了
2024/06/27
邊流淚邊吃飯的孩子,扯下內耗家庭的遮羞布,家長看后破防了
2024/06/26
孩子半夜突然嗆咳窒息,媽媽使用「海姆立克法」1分鐘緊急施救,這個方法一定要學
2024/06/26
不滿足就大哭,發脾氣!實戰經驗,三步解決
2024/06/26
別再半夜給孩子關空調了,這個動作只要1秒,危害卻影響一生
2024/06/26
國中數學公式匯總,建議家長收藏列印1份,讓孩子穩固基礎
2024/06/25
家庭教育才是成就孩子的關鍵!一位媽媽從小給孩子立下這十個規矩,簡單實用,值得家長借鑒
2024/06/25
學霸媽媽為了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將小學數學重點數學公式全手寫出來,數學考試不用愁
2024/06/25
「三定終身」,寶寶3歲前有6件事不能對他做,現在知道還不晚
2024/06/19
購物時「不給買零食」,孩子耍性子「直接撕包裝紙」,「寶媽做法」讓旁人點贊
2024/06/19
別再強迫孩子學習了,教育也要懂點心理學,巧用「鳥籠效應」,讓你做個省心媽媽
2024/06/19
生兒子和生女兒之間的差別,過個年就知道了,不得不說十分現實
2024/06/19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4/06/19
男孩有5個小舉動,說明他懂得心疼媽媽,媽媽千萬不要誤會呦
2024/06/19
最傷孩子心的不是批評打罵,而是你經常說的1句話
2024/06/19
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2024/06/19
孩子愛說「這2句話」,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父母要早發現早干預
2024/06/19
「經常被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都有哪些區別?10年后「差距」立現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