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積分,沒有獎金,僅憑一腔熱愛與愛國情懷吸引球員參賽,這總不是一回事。奧運會網球比賽面臨生存危機的言論,總在每屆奧運會來臨時如期而至。雖然今年巴黎奧運會的參賽情況相較前兩屆有所改觀,但網球與奧運會的根源矛盾難以解決,其他項目運動員視為畢生夢想的奧林匹克舞台,只能在高度商業化的網球世界里扮演配角。
場地成為退賽的「公開原因」
曾三次闖入大滿貫決賽的突尼斯女單名將賈巴爾在退賽聲明中坦言:「我一直很愿意代表祖國參賽,但不幸的是,我無法參加巴黎奧運會。場地的快速切換和身體所需的適應期將給我的膝蓋帶來風險,并危及賽季的剩余比賽。」
賈巴爾的聲明代表了大部分退賽網球運動員的「公開原因」——剛從紅土場轉戰草地場,又再次切換回紅土場,這將給職業選手們帶來健康風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