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了,紅薯到了長塊根的節骨眼。晝夜溫差拉大,正是薯塊攢淀粉、長個頭的黃金期。管得好能增產兩成,管不好直接爛在地頭。
這段時間的田間管理,決定著今年的收成是「金疙瘩」還是「老鼠薯」。老農們都說:「八月不管薯,秋后空籮哭」。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這增產秘訣——「1提、1噴、1補」。
什麼是紅薯增產「黃金期」?
八、九月份是紅薯一生中最重要的 40天。在這段時間里,薯塊重量的60%都在此時積累。晝夜溫差逐漸拉大,有利于紅薯積累淀粉和快速膨大。
此時紅薯對鉀肥的需求量達到高峰,就像人長個時需要營養一樣,紅薯膨大最「吃鉀」。缺鉀的薯塊軟趴趴,淀粉少還容易爛。
掌握「1提」:提蔓不翻蔓
許多老一輩農民喜歡翻蔓,認為這樣能防止藤蔓長根搶營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