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新加坡饮料分级的帖子火了。
新加坡开始强制要求,把上架饮料按所含有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分为ABCD等级并贴上标签
新加坡政府太操心,奶茶糖分都要分等级…
其中,C和D是必须标注的,D级现泡现榨饮料是不能打广告的,评论区更是晒出了许多平常会见到的饮品,这里放几个日常会见到的:
康师傅冰糖雪梨:D康师傅冰糖红西柚:D
康师傅冰红茶:C
康师傅冰红茶(热带风味):D
星巴克卡布奇诺:C
北冰洋:D
纯甄酸奶:D
旺仔牛奶:C
午后的红茶:C
宝矿力:C
有许多分级和消费者日常对产品的认知,还是有许多偏差,看得网友直呼:
A怕不是只有白开水了吧
爱豆可以塌房,饮料不可以
也有网友呼吁国内也搞一搞:
还有人表示:
不过这波东方树叶果然不负众望
东方树叶:A
别的不说——
(不愧于它的口感啊)
还有网友晒出了更详细的产品表格
新加坡政府为了预防糖尿病力度一贯很大,比如,征糖税、禁止售卖高糖饮料。为了提倡大家少吃糖,还拍了公益广告。
而圈老猜测这个分级估计也是,偏向于针对控糖控制高热量的需求。
以至于很多人发现牛奶也是C。
所以这份表格背后映射的是消费者对饮品的“糖分和热量焦虑”,而从近几年饮品营销的角度来看,许多品牌们也正是从这点出发。
专攻『无糖概念的健康定位』,一个就像上面赢麻了的东方树叶,主打就是0糖+分解脂肪的核心卖点(类似的还有无糖咖啡、无糖苏打水)。
从2018年开始东方树叶的销量明显起飞,做到了从“难喝”到逆袭,以及主打回归自身甜味的,有NFC果汁、无糖(酸)奶等。
另外就是用代糖代替蔗糖,比如常见的赤藓糖醇、甜菊糖苷以及人工甜味剂,比如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
不过代糖的健康程度也一直存在争议,比如阿斯巴甜最近也陷入了疑似致癌的话题。
消息一出,许多含有该成分的无糖饮料站在了舆论风口。
来源:澎湃
对此也有品牌迅速作出了回应,与之撇清关系:
元气森林:
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则对外表示:
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经宣布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
晨光生物:
公司主营植物提取,都是天然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产品。
保龄宝:
旗下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
today便利店,在六月底对可能含致癌物质的可口可乐零度等商品,进行了暂时下架。
但其实关于阿斯巴甜是否致癌,还没有真正的定论,消费者的态度也有争议,也网友表示:这个消息有点虚张声势。
总之
无论是网友对新加坡饮料分级的关注
(控糖的需求)
还是“阿斯巴甜或致癌”的争议
(对代糖的质疑)
可以确定的是
这两波话题
归根结底本质反映的都是——
消费者对健康需求更为关注的心理变化
以及市场对更健康的食品的需求
对品牌来说
无糖市场和采用更健康原料的卖点
依旧存在着巨大的红利
说不定以后饮料分级也会在国内推行
这两件事也算是对品牌们
开拓健康品类、提高健康品质
的督促和提醒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