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便是今年的端午節了,對于很多人來說將迎來一個3天的小長假,相信大家早已做好了假期規劃,不過無論去哪,見什麼人都少不了要吃上幾個端午節的傳統食物——粽子。
提到端午節,人們的舌尖記憶便自然而然聯想到粽子,甚至會在口腔中回味它的口感和香味,這也是很多人盼望著過端午節的原因所在。當然不僅粽子本身粘糯好吃,包粽子更需要一家人的協作,而這個過程可以很好地將家人團聚在一起,這在現代生活中是非常難得的時光,我想這更是端午節所傳達的重要意義。
粽子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古老食物,關于它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其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當時是以茭白的葉子包入黍米,所以稱為「角黍」它的形狀與牛角十分接近,主要是用作祭祀。還有一種說法是與先民時期人們所創造的用植物葉子包裹原料進行煨煮的食物,人們認為這便是粽子的原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